正规博彩平台

首页 > 要闻动态 > 政务专题 > 聚焦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 > 工作部署 > 推进体制机制改革

惠州市惠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实现9镇街全覆盖

时间 : 2025-09-16 10:28:36 来源 : 南方日报网络版
【打印】 【字体:

新圩镇红田村.jpg

新圩镇红田村“千亩方”项目谋划打造“产游田”一体的田园综合体。图片来源:南方日报

  日前,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光辉村十一小组,148栋房屋拆迁完成,工人忙着收尾。143户村民告别旧居,5公里外的房坑村董屋排地段将成他们的新家。而原有地块整理完成后,将成为惠州机场二期扩建的置换用地,为珠三角千万级新干线机场的打造提供支撑。

  这是惠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子项目之一,也是惠阳区为项目腾挪发展空间的一次具体落地。

  近期,广东省2025年第五批1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审查,由省自然资源厅批复同意。其中,《惠州市惠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(淡水街道等七个镇街实施单元)》(下称《全域方案》)位列其中。加上去年三和街道、新圩镇两地方案获批,惠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实现9镇街全覆盖。

  这意味着,惠阳全辖区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有了准许,可全面铺开落地。手握玩转空间“魔方”金钥匙,解锁空间重构、产业升级、生态蝶变的发展密码,惠阳有望打破空间维度上的发展瓶颈,打开发展新格局。

  算好空间要素“大账”

  转动开启未来“金钥匙”

  空间魔方“金钥匙”转动,土地优化布局门锁打开。

  “经过从区到市再到省的层层把关审核,多次征求各单位、各镇街的意见,不断完善方案,谋划合适的项目。”惠阳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,历经重重考验拿下批复后,惠阳区优化空间、盘活土地的新征程即将开启。

  在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下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,这一纸批复书,无疑让惠阳区获得了一本“点地成金”的宝典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进程再添新助力。

  “过去很多地块被零散分割,难以集中利用。”惠阳区自然资源局机关党委委员、城市更新事务中心主任陈洁说,“通过整治,能把这些小块的地拼接起来,既能实现集中保护,也能释放更多空间价值。”

  在全域方案制定过程中,惠阳系统梳理空间要素账单,摸清耕地、城镇建设用地、产业发展空间等家底,把规划、生态、产业、民生等集成起来,通过优化调整布局,将碎片化空间有序地集纳、整合,为城乡发展腾挪出更多空间。

  不同于过去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零散治理,《全域方案》围绕打造产业优质兴旺、城乡高度融合、田园生态优美的“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”“深莞惠协同智造发展区”蓝图,部署三大整治方向、六大整治片区,推动区域发展。

  未来,惠阳区计划在南部强发展、中部保生态、北部建粮仓。在六大整治片区更有侧重打造特色片区,深惠协同发展区聚焦产业空间拓展,生态价值实现区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,三产融合示范区推动农文旅联动发展,产业协同发展区与仲恺高新区紧密对接,农业集中整治区成为惠阳区的补充耕地主力军,而空港经济发展区则围绕机场扩建合理布局村庄,推动周边产业提质增效。

  土地“含金量”将通过一个个项目具体落地提升,《全域方案》共规划64个子项目,涉及土地面积1848.97公顷。根据估算,未来相关项目预计投资163亿元,将带来295.02亿元的总收益,包括租金收益、企业运营等,为深挖土地资源潜力提供惠阳经验。

  提高亩均产出

  用好空间书写“共富剧本”

  打开“点地成金”的密码箱,具体还要看落地。

  眼下,临深区域新圩镇长布村的长布一号地块机器轰鸣,工人忙碌地投入到项目建设中。这里是金吉星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、新型储能设备商贸总部项目的选址地,一座现代化产业园区蓄势待发。

  这是惠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圩镇单元推进的项目,土地面积约8.6万平方米,曾是村里早期发展起来的村级工业集聚区之一。它的存在对早期长布村乃至新圩镇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。

  长布村党委副书记李浩回忆,当年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,村里以每年55万元的价格将地块出租,承租方则在土地上建起简陋的铁皮厂房,每年租金收入约650万元。

  伴随时代的发展,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显现,工业集聚区占据了相当一部分连片的优质土地资源,却未能带来合理的经济效益,同时低效厂房的简陋条件又无法满足优质企业生产需求,厂房改造升级迫在眉睫。

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推进,让土地有了更高效的用途。经过升级改造,长布一号地块“筑巢引凤”引进金吉星项目,项目达产后年税收约4500万元。同时项目以“镇村合作+物业返还+货币补偿”模式反哺村庄,可让村集体经济收益增长近6倍。

  而同在临深片区的秋长街道,正谋划在维布村、茶园村片区,通过对低效厂房拆除重建及征收村集体土地方式,引进吉他生产、智能芯片、设计研发、音乐教育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,建设惠阳吉他文化产业园、打造吉他文化创意街区,提高土地亩均产出。

  一个个项目推进,亩均效益提升,让土地活力更胜从前。抓住全域土地整治窗口期,惠阳区用好土地这一生产资料,推动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更加高效,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持续提高,书写好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的“共富剧本”。

  陈洁介绍,接下来,惠阳区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,引导更多资金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域集中,保障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。同时,将统筹推进各子项目,加快立项、备案和招投标,推动更多项目尽快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。

  做好“土地整治+”

  破局土地资源瓶颈问题

  项目规划落地是取得真经路上的一难,然而破除惯性思维更难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空间的重构,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。

  作为惠州对接深莞的“桥头堡”,惠阳区资源禀赋优越,区内已形成集航空、铁路、高速公路等于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,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。

  然而和珠三角大部分城市一样,受发展早期镇村主导工业化等影响,长期面临着耕地碎片化、土地利用效率低、生态空间受挤压等制约。

  为集中力量破解困局,惠阳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,通过空间重构、机制创新、生态修复三重路径,推动从“要素驱动”向“空间赋能”转型。

  惠阳区正尝试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,用好政策红利,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、建设用地整理与生态保护修复等,结合各地资源禀赋,按照“一镇一品”的思路,探索出多条“土地整治+”路径。

  永湖—良井打造万亩耕地集中连片整治示范项目,依托永湖精品花果、良井果蔬、蔬菜基地等农业资源优势,通过耕地集中连片整治,导入农业精深加工、电子商务、农业休闲观光等二、三产业项目,带动全区优质果蔬产业向纵深方向良性发展;淡水洋纳产业园,整理改造园区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、闲置低效的农用地,扩容建设形成连片规范的产业集聚区,打造25公顷连片“产、城、人、村、景”融合示范的创新智造园;沙田镇挖掘麒麟文化资源、自然生态、农业资源等,打造集“农业观光+文化旅游+休闲康养+美丽圩镇建设”于一体的美丽城乡融合示范区。

  玩转“空间魔术”,巧做“土地文章”,治出“大美惠阳”。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地上,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牵引,以一个个项目作落地,聚焦“粤港澳大湾区”和“深惠协同发展区”建设,惠阳区正奔向“产业优质兴旺、城乡高度融合、田园生态优美”的新未来。